【经济观察】从"东方大港"到"智慧枢纽":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数字化转型之路

⏱ 2025-07-09 18:58 🔖 爱上海娱乐龙凤 📢0

(经济版首席记者 陈海洋 上海报道)凌晨三点的洋山港四期码头,无人驾驶的AGV小车正精准地将集装箱运送到指定位置。这座全球最大的自动化码头,年吞吐量已突破2500万标准箱,却只需要不到30名操作人员。"这就是上海港的智慧密码。"上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王岩如是说。

■ 硬核数据的"上海速度"
2025年最新成绩单:
- 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全球第一
- 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提升40%
- 船舶平均在港时间缩短至23小时
三大突破:
1. 区块链电子放箱平台覆盖率达100%
2. 智能理货系统识别准确率99.9%
3. 5G远程操控桥吊投入常态化运营

爱上海419论坛 ■ 技术赋能的"智慧革命"
创新应用:
- 数字孪生港口系统
- 智能配载算法
- 无人集卡运输集群
中远海运科技负责人表示:"上海港的数字化水平已领先国际同行3-5年。"

(下转第二版)
■ 绿色转型的"上海方案"
环保实践:
- 岸电覆盖率85%
上海品茶网 - LNG加注服务常态化
- 光伏发电年减排3.2万吨
典型案例:
1. 洋山港区"风光储一体化"项目
2. 集装箱"油改电"工程
3. 电子运单无纸化改革

■ 服务升级的"全球枢纽"
功能拓展:
- 国际中转比例提升至15%
- 跨境电商专用通道
爱上海 - 冷链物流智能监控
海关工作人员介绍:"现在通关最快只需28秒。"

■ 记者观察
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,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正在经历深刻转型。在保持硬件优势的同时,更注重软实力和服务能级的提升,这种"上海模式"为全球港口发展提供了新范式。(全文共3876字)

【数据支持】
1.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
2.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
3. 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