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首席记者 周明)在静安区"智慧养老体验中心",72岁的退休教师李淑芬正通过VR设备"游览"苏州园林。这个由沪苏两地联合开发的"数字颐养"系统,已服务超过3万名长三角老人。"上周刚和杭州的老姐妹线上合唱,"她摘下头显设备,"下周预约了AI营养师服务。"
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正在改写传统认知。市民政局2025年数据显示,上海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达38.7%,银发经济规模突破6000亿元,其中科技养老产品增速达45%。最具代表性的是浦东"银杏家园"项目,这里配备有情感陪伴机器人、智能防摔系统和远程诊疗中心。
上海神女论坛 "养老不是被动照顾,而是主动生活。"在青浦长三角养老示范区,项目负责人王磊向记者展示他们的"代际共融"社区。年轻创业者与老年居民共享办公空间,幼儿园与老年大学比邻而居。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的"时间银行"系统,老年人可以通过教授技能积累服务时长,兑换各类资源。
上海夜生活论坛 医疗服务呈现创新突破。记者在瑞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看到,5G查房机器人正在为卧床老人进行日常检查,数据实时同步至子女手机APP。"母亲的血氧指标,"在张江工作的工程师张先生展示着手机,"我上班时也能随时查看。"
上海喝茶群vx 文娱领域也在升级。上海老年大学新开设的"数字生活"课程,报名人数较去年增长230%。周末的南京东路"银发直播间",65岁的"网红"王阿姨正向粉丝展示她设计的汉服改良作品。"年轻人教我用软件,"她调试着补光灯,"我教他们传统剪裁。"
从徐汇滨江的适老化改造到崇明的田园养老社区,这场养老革命正在重新定义老年生活。当夕阳遇见科技,"老有所养"正升级为"老有所享"。(完)